湖南湘水缘在这里,重新定义殡葬业
2022/8/5 来源:不详北京知名痤疮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78752.html
圆满殡仪中心
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对“丧事”“陵园”等字样,常有诸多忌讳,不愿提及、不敢靠近,“恐怖”“悲痛”是它们的代名词。治丧现场常常是哀乐长鸣,“奠”字高悬,甚至伴随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人们以此方式与故人告别。
但告别只有这一种方式吗?
“不!哪怕千年传统,也可守正创新!”19年前,湖南湘水缘长生陵园有限公司创始人袁扩军来到湘潭县杨嘉桥镇金笔村,一场彻底的殡葬改革正式开启。
“闯”出新路子!变身“艺术家”
袁扩军曾是一名军人,有着军人身上特有的热血与韧性,“想干事,就一定要干成!”
19年前,金笔村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却是袁扩军心中的绝佳位置——这里有山有水,天高地阔,离长沙、株洲和湘潭城区都不远。但要在此处造陵园,当地人会不会同意?毕竟,在此之前,陵园总给人一种阴森、恐怖之感。可袁扩军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我要造的既是陵园,也是公园。”
军人的承诺,一定会兑现——
现在的湘水缘,园区绿化率达87%,种植了32万棵罗汉松、70余万棵桂花树、多棵香樟树、亩杜鹃花与樱花林,还有近盆万寿菊、20多平方米玉龙草……“不是公园是什么?”这里俨然成了一个集观光农业、植物观赏、休闲养生、生态陵园为一体的生态景区、艺术园林。
正值清明时节,樱花开满枝头。我们循着花香一路游览,见到的不仅是各色花卉植被,还有沿湖摆摊的菜贩、邀朋结伴的游客、带着孩子嬉戏的农妇。据当地人说,每年扫墓高峰期,这里还会有房产商来售楼,平日里来参观的旅行团也是一波接一波。
当然,造个公园式的陵园只是湘水缘殡葬改革的第一步。环境易改,难改的是人心。
追悼会上没有封建迷信活动,墓碑上不刻“墓”字,灵堂内不写“奠”字,不再只有黑白二色,而是出现了红色、绿色、橙色的花卉,现场没有哀乐,播放的是《友谊地久天长》……这样做,行不行?
走进湘水缘的一个追悼会现场,原本写有“奠”字的位置,被一块电子屏所取代,上面播放着逝者与亲朋的生活照片。就让那些灿烂的笑容在人们心中停留得久一些、再久一些。而现场花卉也是根据逝者生前最爱的颜色来搭配。另一个细节是,这里的房子屋顶都很高,顶上是“蓝天白云”的图画。这一切,都如一双双有力的手臂,给逝者家属送上了一个个温暖的拥抱。
生命的课题是宽广的。如果不得不进行最后的告别,也可以从容一些、温暖一些。
“创”出新思维!争当“发明家”
湘水缘的“新”,还不止于此。令人诧异的是,几乎是陵园火化间标配的烟囱,在这里遍寻不见。
火化车间是殡葬行业最“神秘”的地方,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常人都接受不了。但湘水缘的火化车间是允许逝者家属进入、陪伴逝者走完最后一程的。因为这里整洁干净,没有任何异味,也没有高耸至空中的排烟口。这些源于几项新技术的发明。
“汽车有消音器,火化炉是不是也可以做到消音?”袁扩军的新点子一个接一个,他带领着研发团队,自主研究,成功申请了7项国家专利,包括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专利,如异味处理、火化尾气生态处理、光氧净化、火化尾气水幕喷淋净化等。
湘水缘的火化设备代表了目前国内火化设备最先进的水平,主要特点是无烟无尘无异味,运行稳定无噪音,其占地较少、便于操作、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排放达到国内最新标准。
来检查排放是否达标的工作人员拿出两台仪器反复检测。没有烟囱却能做到达标排放,工作人员甚至不敢确认第一次检测结果,以为是仪器坏了,直到第二次检测达标,才对这一发明竖起了大拇指。
因为技术的不断创新,环保型设备的投入使用,与火化车间一墙之隔的候灰厅有了另一番景象:宽大舒适的大厅里,有书籍、茶水咖啡、皮沙发,甚至还有十几台按摩椅。在这里,逝者家属可以得到最好的慰藉与放松。
而逝者的离开,也被给予了最大的尊重。无论是追悼会,还是火化过程,都有殡葬服务人员全程服务,鞠躬行礼。
19年的潜移默化,湘水缘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走绿色、生态、环保之路,也革新了大众对殡葬行业的认知,人们已从过去对遗体或骨灰处置的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