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植树杂谈家有罗汉松一世不受穷

2022/11/1 来源:不详

昨天下午四点钟一下班就去拿活的“快递”,是我在某宝上买的两棵树。发现街角有新开一家洋快餐店,本着支持创业,解馋自我的初衷,毫不犹豫买了一个儿童套餐(分量合适),打包带走。

开着车飞快地来到长江(浔阳)江堤。拿着铁锹就往江岸线走,发现靠着江岸水边有一个圆柱形建筑,直径有十二三米以上,基座很高大约有七八米,上面看着像一个房子,里面四周都是窗子,灯火通明,有一些电机的声音,起初没看明白,细看发现建筑的一侧,往城区方向,有数根并排伸出去的大铁管子,看来,这个就是我们九江饮用水的抽水泵站。

北望神州长江(九江)一桥隐约可见长江九江段古称浔阳江水色照片

长江九江段的水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没有很清澈的时候,如果说长江水清澈的话,我在宜昌葛洲坝水库有贴近目睹,我猜葛洲坝水库往上,到三峡水库,直到三江源头都是清澈得令人神往的。

我本是喝家乡秀丽修河水长大的,长江水看着挺混浊的,没法和赣西北山林深处修水清澈的河水相比较,如果把修水乡间小河的水比作是碧玉,那长江浔阳江这段比作是瓷器大抵是可以的,大江的水缺乏点乡间山水的灵性,当然喝还是要喝的,毕竟经过一番处理后也可以江头江尾,共饮长江水的,味道还是不错的。毕竟我们都健康人,不比当年王荆公,痰火之症千里开外托东坡取瞿塘中峡之水饮①。

然后我就干起了我的正事,在那附近盘起了泥土,盘走了三四十斤湿润的江土。然后回家吃完打包“儿童套餐”,就把收到的罗汉松和丹桂种下了,希望他们能坚强,能成长。

连夜用江土种好的两棵树

为什么要栽这两种树呢?先说罗汉松,耐阴喜潮湿,以后可以放在家里的阳台上之类的方便,树形树叶好看,生长比较缓慢不需要经常换盆,省事,原谅我,还是个懒人。我妈得知栽树,母亲大人说你还像个种树的人,果然是亲生的,一下就戳到了痛处,其实也不然,曾经我在老家门口还栽了一颗枇杷树,长得挺好的,后来因为遮挡房屋前的视线被我爸大刀阔斧地砍断了,不过顽强的又长了新枝条,再后来就被我移栽至别处了。种罗汉松,还有一个说法,罗汉松神韵清雅,苍劲挺拔,傲气逼人,象征着清高,健康,长寿,吉祥,民间传有“家有罗汉松一世不受穷”的俗语。穷不穷,靠这树怕是靠不妥,不过也是个好的寓意。

栽丹桂动机就比较单纯了,桂花香入心田,丹桂寓意也好,自唐以来,古人特别喜欢桂花,科举中第称折桂,白居易有诗写到:“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老白怕是没想到兄弟三人都折桂,混得最好的不是他白司马,而是他的堂弟白敏中,累官至同平章事,当上了宰相,古今多少事,就如这滚滚长江东逝水,都付笑谈中了。现如今折桂是赶不上了,但一株桂花树所蕴含传统文化内涵是不可磨灭的。

今早起床,看昨晚栽的树,今天又不放心,去某宝看别人栽植的点评,不看不要紧,一看发现很多有图的评论都已经把树栽死了。想着我拿的这两棵树,尤其是罗汉松,根系很少,栽不活的可能性非常大,为了减轻根系吸收水分压力,为了减缓树木水分丢失,为了减少树叶光合作用对养分的需求,果断把树叶扒得差不多了,样子有些难看。今天又收到了一颗小叶栀子树,这颗树根系很发达,保护得很好,所以没扒它叶子。又查了一下资料,说栀子可以水插生根,顿时就有想法了,去别人家院子门口悄悄剪了两根树枝,插在了家里的大盆里,希望真能生根,我挺喜欢栀子树的。

扒了叶子的罗汉松扒了叶子的丹桂家乡结果的“黄珠子”自己栽植的小叶栀子

说到栀子树,我们老家的山上有很多野生的,因为果子成熟后很黄,我们土话叫“黄珠子”。那时,家里的长辈们入冬以后就没有什么要紧的农活干,就纷纷上山去砍杂木(灌木,山上大部分是以禁私伐的马尾松为主的林木)柴火,看到栀子就会采些回家放置窗台上自然晾干,用于上火,清热解毒,口舌生疮之类的。再往后,爸妈就不在家里种田了,家里的亲戚也大多出去打工,在家的平时做饭以石油液化燃气和电器为主,很少去山上砍柴,但是我爷爷在的那些年,他住的房子窗子上总会有黄栀子。在家需要时就找奶奶家拿。一晃出来好几年,好多个冬天都没有在家里度过了。

毕业以后在南昌装修工地搬了三年砖(承包工地混凝土加气块隔墙),那时南昌租住的小区楼下花坛里就种着栀子,每到花开时,香气四溢,那种清香是别的花不能替代的。不知不觉离开南昌也已经两年多了。

来个合影吧

为什么突然想起栽树呢?原因是,我看到一位在农村创业者写的一篇文章,她写到,三十岁,也晚,也不晚,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和现在。其实很佩服她的勇气,也佩服这种敢想敢做,雷厉风行的风格,栽树也是告诉自己,想做的事就去做,不要浪费时光,不能像老白“秋月春风等闲度”。

今天正好是传统节日,重阳节,说到树,一定能让人想起,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插茱萸的人一个也没有了,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人应该大有人在,好在国庆假期又重阳,也有不少人正欢聚一堂,好吃好喝。毕竟明天又要上班。

标注①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嘱饮阳羡茶,并需用长江瞿塘中峡水煎烹。因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倘尊眷往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苏东坡回京后,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将水瓮抬进书房,亲以衣袖拂拭,纸封打开。又命僮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其茶色半晌方见。王安石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答:“中峡。”王安石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借中峡?”东坡大惊,只得据实以报。原来东坡因鉴赏秀丽的三峡风光,船至下峡时,才记得所托之事。当时水流湍急,回溯为难,只得汲一瓮下峡水充之。东坡说:“三峡相连,一般样水,老大师何以辨之?”王安石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要细心察理。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水缓,惟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离席谢罪。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