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造盆景致富好前景劳务品牌促就业
2022/9/30 来源:不详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通过打造优势产业与培育技能人才相结合,形成推广劳务品牌的合力。如今,如皋建立了以盆景为支柱产业、从花木种植到园林施工的全产业链,花木园艺从业人员已近10万人,成为当地劳务输出的一支重要力量。
见到58岁的孙长友时,他正准备带队出发。“团队去15个人,到河北唐山!”眼前这个中等身材、脸庞黢黑的汉子,用一双灵巧的手,修剪出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盆景造型,言谈间透着自信和乐观。
他的底气从何而来?
行走在大江南北,说起“如皋花木园艺师”,业内都知道这是一个响当当的劳务品牌。目前,如皋市花木生产面积超过20万亩,形成了以盆景为支柱产业、从花木种植到园林施工的全产业链,年营销收入连续多年超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支柱产业;花木园艺从业人员已近10万人,成为当地劳务输出的一支重要力量。
品牌扎根乡土
形成发展合力
如皋市人社局局长胡晓勇介绍,如皋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适宜花木生长,有花木盆景栽培的传统。改革开放后,孙长友所在的顾庄村,有不少村民依靠蟠扎手艺,外出挣钱。
“长期以来,通过老乡帮老乡、父亲传儿子、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如皋花匠积累了一定口碑。但总体上还存在简单粗放、同质化竞争、缺乏市场辨识度等问题。”胡晓勇说,0年以后,从无序分散到规范组织,针对市场需求,当地精心谋划发展,令“如皋花木园艺师”劳务品牌扎根乡土、应运而生。
梳理这一品牌的发展脉络可见,打造优势产业与培育技能人才,始终同频共振;在顶层设计中,人社、农业、财政、教育等部门,与花木协会、乡镇村庄形成一股合力。
1年,如皋将花木盆景产业列入六大特色产业,市财政开辟专项资金激励产业发展。4年,《如皋市十万亩花木生产园区规划》出台,清晰绘制蓝图。8年,首批“如皋花木盆景巧匠”出炉。年,开始面向社会培养“花木园艺师”。年起,各类节会活动、奖励赛事接连登场。年,如皋市花木盆景产业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系统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年,《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培养五年行动方案》及《中国小微盆景集散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相继出台……
孙长友是发展劳务品牌的受益者。“最初干杂工,人去找活干;现在成为园艺师,招牌响当当。”孙长友说,目前自己年收入有20多万元,团队每年多天都在做项目。
家家栽种花木,户户蟠扎盆景。花木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劳务品牌的声名远播互为支撑。如今,顾庄村从一个落后的乡村发展成为设施完善、环境亮丽的最美乡村。
人才多元培养
提升就业水平
“什么是盆景?是无声的诗,是立体的画”“什么是盆景技艺?是艺术的美感与人的自我实现”……
在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学校园林技术专业高职一年级的新生课上,站在智能化大棚内,触摸着面前的罗汉松,听到老师这一番介绍,16岁的女孩林甜甜认为“这个感觉很奇妙”。
课程教师孙月飞今年30多岁,是“江苏省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师”。每周三天在学校任教,从认识树种、选择观赏面教起,直到给学生们制定就业规划、送上就业岗位。
“花工短期培训班已开设了10多年,帮助了孙长友等多名工友获益。”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学校教学校长缪建军介绍。年,该校在培训班基础上提档升级,开设5年制高职学历班,系统培育“花木园艺师”,扩大就业覆盖面、提升就业能力。
“劳务品牌服务的就业人群,不只是农民工,也包括大学生等年轻群体;‘花木园艺师’的工作范围,也不限于核心工序,而是参与到花木盆景+互联网+旅游的全产业链中。”如皋市人社局就业处主任吴建华介绍,就业部门主导、行业协会参与、职业学校为支撑的多元培养体系,是提升劳务品牌含金量的重要举措。
这一点,孙月飞深有体会。20岁起,他就师从省级非遗如皋盆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如生,潜心学习造景的一招一式。如今自己也能带徒弟,还能在学校授课。
“传统的师带徒,人数少、周期长;在校学习系统性强、面广量大,能培养出大批人才,拓宽更多人的就业渠道。”在孙月飞看来,“花木园艺师”有不同于“花匠”的新内涵:农艺结合、三产融合、复合型人才,带动和辐射就业的链条更长。
作为班长,林甜甜小小年纪就看到了未来就业的前景:“我们是订单班,老师大多是一线从业人员,毕业不愁找不到工作。课程除了盆景,还有设计、工程、电商类,以后就业的选择会很多。”
实际上,如皋花木园艺10万从业人员中,除了掌握核心环节蟠扎外,也参与包括从前端种植到后端销售的各道工序。85后小伙刘小飞,大学毕业后又到技工学校“回炉进修”,培育出无土栽培盆景新品种,还策划了线上活动、直播带货,帮助产品出口到多个国家,这几年已带动多名年轻人及农户就业。
打通成长通道
增强就业意愿
林甜甜的授课老师中,有一位年轻专家——不到40岁的杨建。年,他评上了“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盆景技艺类)”的职称。
在中专时,杨建学的是电子专业。“父母都是干盆景的,总觉得这个工作不够稳定,让我学个热门专业。”杨建坦言,热门专业学的人多,就业也不容易,他最终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盆景行业。
多年拜师钻研,磨砺出过人技艺,杨建在多项国家级盆景大赛中获得名次,被评定为高级职称。不但在一家园林设计公司担任制作总监,还被学校聘为专业课教师,加上各类比赛奖金、人才补贴和作品分红,年收入近百万元,这是他过去不敢想象的。
“劳务品牌要怎样扶持?靠补贴靠奖励只是一部分。长期发展离不开创新机制活力,但乡土人才在职称评定上,一直以来都是空白。要么专业不对口,要么不符合要求——职称评定所需要的论文、学历等,他们拿不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劳务品牌带动高质量就业的吸纳力。”如皋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吴晓群介绍,花木行业从业人员中,不乏技能水平较高、资历较深的人员,但由于没有职称评定,在承接项目、招投标中“吃了亏”,也让一些年轻人、高学历人才望而却步。
吴晓群介绍,在各部门各地方合力推动下,近年来包括花木园艺从业人员在内的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实施,增强了劳务品牌带动辐射高质量就业的黏性。
年开始,江苏省及如皋市对在各类大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选手,授予“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评定“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年起,以赛代评与职称评定衔接,评定标准不唯学历、不看论文,而是看能否在乡村范围作出贡献、起到示范作用,能否带动乡亲们就业致富,能否带领开展技艺传承与创新。
90后大学生袁杨梦秋,入行时间不长,却已接连在“如皋市首届盆景技能大赛”“如皋市实价盆景讲解员大赛”等比赛中捧回奖项。年被认定为“中级乡村振兴技艺师(盆景技艺类)”,并获得“花卉园艺师高等技能等级证书”。
“对年轻人来说,就业不仅看一时的收入待遇,更看长期的成长平台和发展通道。”袁杨梦秋坦言,这些证书是对能力的肯定,也是职业规划的起点。这些年,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伴成立了艺术工作室和文化公司,希望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姚雪青)
《人民日报》(年01月06日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