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考团穿越

2025/6/10 来源:不详

图为科考现场。科考团供图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22日电(记者瞿宏伦)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自11月16日启动以来,余名专家学者分为自然环境组、植物组、动物组、资源状况与社会经济组4个专题组,共涉及35个小专题36项科考内容,分为19条科考线路,深入科学考察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日,科考团其中一行20余名专家学者沿着第17条科考路线,深入探索原始森林。在近7小时的徒步科考中,既有悬崖峭壁,又有开阔林地,还有洞穴景观,道路崎岖,行进难度巨大,但收获颇丰。途中相继发现了秃叶红豆、野生林芝、果子狸粪便及白鹇影像诸多珍稀动植物。在森林下方,因常年受到流水侵蚀,还形成了一条神奇且美丽的地缝,有珍稀植物罗汉松等,适合珍稀动植物、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地衣、蕨类、真菌类等学科的科考。科考团团长冉景丞介绍,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年一次综合科考,意义重大,进一步弄清资源本底及资源变化情况,为科学保护赋能。“今天挑选了其中最艰险的一条原始森林线路实地考察。虽然山路崎岖,险象环生,但队员们依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次科考尚未结束,但已经有不少发现。”在科考现场,省林业局局长胡洪成与科考专家深入交流。他表示,要借助这次考察机会,深入了解保护区的生态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全面提升贵州的生态保护水平,为制定更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林业生态工作的全面发展。据了解,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娄山山脉东部斜坡地带,是乌江一级支流芙蓉江的主要发源地,良好的植被和生态是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屏障。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北部,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亮叶水青冈林为主体的典型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黑叶猴、红腹锦鸡种群及其自然生境,海拔在—m。保护区总面积hm2,森林覆盖率85.42%。保护区分布有野生植物种,野生动物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9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8种;国家I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42种。宽阔水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兰洪波告诉记者,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活动规律以及关联的生态系统已发生一定变化,亟须通过开展综合科考对保护区的自然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据悉,此次科考考察内容围绕自然保护区地形图、水系图、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图片、功能区划图、物种分布图、植被分布图、地质、气候、水文、土壤等基础资料以及相关文献等各类数据资料展开,最终将形成综合考察报告对外发布。(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94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