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会开园首日2万余名游客赶赴这个美丽
2023/4/9 来源:不详◆复兴馆辽宁展园带来的干花工艺品。◆花博园内盛放的海棠。竹藤馆局部。制图:冯晓瑜本版照片除注明外均本报记者邢千里摄
昨天下午1点,花博园区正式开园迎客,首日就迎来2万余名游客。记者追随着他们的脚步,听他们讲述花博首日“赏花记”,也发现了几处大家最爱的打卡点。
上海园:传统与现代对话
红色的石库门、用植物绿墙勾勒出的陆家嘴天际线剪影,让人一下子就能认出,来到了上海园。坐落在花博北园东区的上海园有个好听的名字——“源梦园”,寓意梦的起源,花意圆梦。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上海园,那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正如上海这座城市一样。江南园林的亭台楼榭、极具现代感的金属花架、喷着水雾仙气飘飘的白色圆环,都呈现在这平方米之中。
穿过石库门步入园内,游客可以感受移步换景的游览体验,“印象上海”“生态瀛州”“逐梦繁花”“妙趣森林”“花语都市”和“绿意生活”6个展示区依次呈现。
园里“历史最悠久”的是主题为“妙趣森林”的林下花带区,71棵高大的水杉是崇明岛的“原住民”,水杉的荫蔽之下,一只桫椤静静生长着,它可是植物界的“远古活化石”,曾是远古时期食草性恐龙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同样彰显传统的还有“绿意生活”展区,也叫“同心园”,外形脱胎于江南园林,园内种有一棵百年罗汉松,枝条上刻满岁月痕迹。
“绿意生活”展区旁边是园里“最现代”的展区“花语都市”,白色金属框架搭起一座二层小楼,外墙还有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投射着红色的萱草花朵形象。有趣的是,这座建筑是“镂空”的,个中空的金属模块做成了一个个花箱,大小不同,装点着和平月季、六出花、彩色马蹄莲等多种花卉植物,寓意都市花香四溢。不仅建筑设计别出心裁,花卉布置也充满新意,记者注意到,展区一层的花卉是倒挂着的,现场工作人员解释道,这是用竹子支撑起天堂鸟的枝干搭建而成的,与下面一层花卉形成了布置对称,是上海园在全国首创的花卉布景方法。
下午2点,姜师傅顶着烈日,蹲在“逐梦繁花”展区里,拿着花钳忙活着,晒得黝黑的脑门儿和胳膊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这里是上海园内游客最密集的地方,种植了近百种月季花,远望过去,一小片花海呈现出淡黄、橙黄、橙红、粉红到红色的颜色渐变过程。而姜师傅的职责就是修剪这片花海,“因为自然生长的花卉总有其最佳的观赏期,要让整片花海保持最佳状态,就要对已过花期的花朵进行修剪。”他说着,用花钳剪下一枚“垂头丧气”的小花。
一同忙碌的还有魏师傅,不同于姜师傅的慢工细活,魏师傅的工具是一根一米多长的剪刀,用来修剪高大的水杉树上的枯枝。他告诉记者,他们一个班组有6人,共同负责上海园的植物养护工作,为了让植物“精神饱满”,他们每天都要养护三四个小时。
复兴馆:一日看尽长安花
复兴馆是本次花博会的主展馆,展馆建筑总面积3.4万平方米,汇集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花卉协会、深圳市花卉协会及港澳台地区共35个室内花展,每个展区都摆出了自家的“当红花旦”,云南展区各色多头玫瑰充满甜蜜浪漫的气息,北京展区反季开放的梅花身姿优雅,辽宁展区娇嫩的杜鹃展现着重工业基地柔情的一面……游客在复兴馆游览,可谓是“一日看尽长安花”。复兴馆建筑本身也值得一看。馆名取自“波澜壮阔的复兴之路”,红色柱廊和妙用中国传统折纸技艺的屋顶充满中国古典韵味,而舒展、大气的建筑体量,层叠激荡的坡屋面,让复兴馆区别于传统中式建筑的婉约内敛,看起来更大气磅礴。
此外,复兴馆还浓缩了丰富的上海元素,门前的复兴广场上,一块巨大而精美的汉白玉浮雕上雕刻着上海市花玉兰花。复兴馆屋顶上的开窗,背部与坡屋顶内部的空间相连接,形成了一个个小山花,这其实脱胎于本地窗户样式“老虎窗”。
记者在辽宁展区被一个“独角兽”玩偶吸引住了,看起来毛茸茸的“独角兽”,为什么会出现在花博会的展区里?正当记者纳闷时,现场工作人员何小姐走了过来,告诉记者这是用干花做的,除了这个“独角兽”之外,旁边的小熊、相框、装饰画也都是由干花压制而成的。
何小姐告诉记者,她的职责就是给游客介绍辽宁展区里的招牌花卉,“鞍山市的君子兰、丹东市的杜鹃花,还有本溪市的奇石,都是展区里的‘当家花旦’。”她要给它们当好推介员。
云南展区内,一个用树枝扎成的大“鸟巢”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缠绕编织的树枝外面还缀满了各种兰花,颜色缤纷。“听,这里有小鸟在叫!”嘉毅和美夕两个小朋友好奇地把耳朵贴在大鸟巢上面,并不断透过树枝的缝隙向里张望,试图找到小鸟在哪儿。美夕的妈妈告诉记者,今天带这两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游花博会,是希望带他们多了解下大自然,看看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稀奇又漂亮的花朵,“当然也不能光看,他们每人还要在这儿给自己最喜欢的花画张写生。”妈妈笑着说。原来这两个小朋友还是带着“作业”来的。
世纪馆:心中的花长啥样
穿过森林廊道,花博主路上迎接游客的第一个展馆就是世纪馆,临水而建的它,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是一座以花卉、绿植、采光庭院等构成的覆土型花坡建筑。五彩斑斓蝴蝶肌理状的屋顶花园约2万平方米,种满四季海棠、美女樱、香彩雀、百日草、同瓣草等开花植物。主轴将世纪馆分为东馆和西馆两部分,东馆布展面积平方米,以多媒体技术展示植物生态主题“心中的花”;西馆布展面积.78平方米,主要展示实体植物,以珍奇花卉植物展示“真实的花”。
前天探访完西馆的三大镇馆之宝,昨天记者来到东馆,寻找古往今来人们心中之花的形态。以《锦绣》为主题的第一展区人气最旺,明代画家文征明的《玉兰图卷》徐徐展开;一条粒子流线勾勒出的绿绒蒿,是世界上生存海拔最高的植物,被誉为“离天堂最近的花”和“稀世之花”,它身后浮现出其生长环境——长江之源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峰;不断浮动的绒毛形态则来自于雪兔子,它得名于一身蓬松的雪白绒毛,看起来像只小兔子,其实这样的棉毛结构,是为了帮它们抵御严寒和雨水……变幻莫测的灯光秀,展现着植物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寄托,也表现着自然植物生命的神奇。
今年读大学三年级的小琪是花博会“小白鹭”志愿团队的一员,学园林专业的她从昨天起到28日都在世纪馆东馆服务。“其实我的工作主要是引导游客,指引出入口,避免出现人流拥堵的情况。”她告诉记者,她的工作要求较高,“因为这里光线较暗,需要不时提醒游客们小心碰到头或者跌倒,尤其是老年游客”。除此之外,由于东馆的展品较为抽象,不像其他馆一样展出实体植物,小琪还承担起简单的讲解工作,“比如,现在屏幕上这些形态各异的字符,其实都是花字的变体,多年来花字演变出了30多种写法,从甲骨文、小篆、隶书等逐渐演变成后来的楷体字”。
记者在世纪馆西馆的丛林秘境展厅遇到一对来度蜜月的年轻夫妻,年出生的佳佳与年出生的东阳表示,“本来蜜月的打算是周游世界,但现在不太行得通,所以就来花博会看看世界各地的植物。”佳佳笑着说,他俩今天一路拍着Vlog,刚跟“丛林秘境”里的热带雨林植物们合影完,现在要去“沙谷绿洲”展厅里看看非洲沙漠里的植物。
竹藤馆:没有花草的展馆
夕阳把一根根竹藤的影子拉长,在地面交织起来。坐落在花博北园西区的竹藤馆是一座以现代竹藤工艺建造的建筑,建筑总面积平方米,主要用于竹藤工艺制品、最新最前沿的竹藤材料、竹藤手工艺产品的展示,馆内还有大大小小各种珍奇竹藤围合而成的竹园。
在这个不以花草展示为主的展馆内,建筑本身就是最大的看点。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竹藤馆外体再现了传承数百年的竹藤编织艺术,用竹器编织肌理拉开索网,结合藤编材料塑型;平方米的内壳展厅则采用仿竹藤工程材料,以单层3D打印模板加喷射混凝土技术建成。据介绍,这是我国首次在建筑实践项目中使用该技术。
展馆内,摆着两块约2立方米的混凝土块,它们中间夹着几根竹藤,竹藤已被挤压得弯曲变形,但一直没有裂开或折断。“这就是我们场馆的看点。”现场工作人员刘先生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展馆没有花花草草,展示的就是竹藤本身的特性,这个展品就是为了展示竹藤的柔韧性,被两块大石头夹在中间,这么大的压力都不会折断。”他补充道,竹藤馆内壳里用竹藤制作的家具展示的是竹藤的耐磨,外体用竹藤制成的、供游人行走的走廊,则展现着竹藤强大的承重能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