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梦想开始的地方走进安江农校纪念

2023/2/20 来源:不详

梦,开始的地方

——袁隆平逝世一周年之际走进安江农校纪念园

文/张茧摄影/张茧

“我曾经做了一个梦,梦里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要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一块在田间散步,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

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生前做过的“禾下乘凉梦”,而浪漫的梦境之地,正是偏居大湘西雪峰山下的安江农校。

(走进校园,袁隆平题写的“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巨幅标语墙格外醒目)

(校园里立起的袁隆平雕像,经常有游客献上花篮缅怀袁老)

春分时节,草长莺飞,油菜争妍。笔者跟随湖南省文化馆组织的全省艺术创作采风团,走进了安江农校——袁隆平院士梦想开始的地方。

安江是座千年古镇,因沅水平澜无波,民安江靖而得名。悠悠沅水在冲破武陵山、雪峰山的重重阻碍后,在这里舒展身姿,将上游带来的肥沃泥土集积成一片平整的土地。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这里历代物产丰盈,珍品迭出,香米、香柚等曾为朝廷贡品。

(偏居大湘西雪峰山下的安江农校,四周景色优美,是个能让人静下心来的地方)

宁静悠然的小镇,留住了年轻的袁隆平的脚步。

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分配来到安江农校,从事教学和科研长达37年之久,自此开启了与杂交水稻的不解之缘。

(校园大门)

走进校园,我惊讶地发现,校园依然保持着过去几十年前的模样,袁隆平生活、工作了多年的旧居、老校舍、科研楼、实验室、试验田、师生宿舍、篮球场、游泳池……一切都维持着数十年前的原貌,静静地将这位科学家当时的清贫、艰辛与奋斗的激情展示给来访者,完整展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校园建筑风貌。

(校园里绿树成荫,没有了往日的喧闹)

(校园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

校园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余种名贵树木如柏树、杨树、黄檀、枫木、罗汉松、银杏、黄桃树等随处可见,最古老的一棵老樟树,树龄竟达多岁。尽管没了往日的喧闹,却不时有三三两两的游客来此到访寻根。袁隆平题写的“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巨幅标语墙,以及“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牌,格外引人瞩目。

(袁隆平一家—年曾在此居住)

校园导游王兰兰带我们来到一处颇具乡土气息的古朴院落,袁隆平一家—年曾在此居住,旧居只有相邻两间,在这里,袁隆平夫妇养育了三个儿子,或许是从小耳濡目染,现在他们都从事与杂交水稻相关的事业,三儿子袁定阳更是继承父亲衣钵,成为杂交水稻专家,担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为袁隆平、李必湖改建的专家楼,此楼建于年,初为杂交水稻研究室,后改建为专家楼,供袁隆平、李必湖两家居住。)

在校园主路左边,一栋小楼映入眼前,这里是袁隆平和弟子李必湖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后,学校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把原来的专家楼改造给他们两家居住的地方。房子几十米开外,就是一块块规划整齐的试验田,袁隆平早晚都习惯在田埂边走一遭。

这里是袁隆平杂交水稻取得突破和成功的地方,是他的梦想起飞的地方。虽然后来袁隆平调到长沙的省农科院工作,但还会经常回这里走走看看。

(安江农校建在原大湘西闻名遐迩的胜觉寺古刹原址上,此处为得道高僧择风水而掘的印塘,取名有祈佑众生的意愿。印塘四周有许多古老的侧柏,亦为僧人所栽,绿得夺目,不动声色。)

王兰兰动情地告诉我们,袁先生一生都依恋这里的一草一木,他曾说过最想吃的菜,是安江菜;最想说的话,是安江话;最想喝的水,是安江水;最想看的风景,是安江的四季。

伫立于刚刚翻犁过的试验田边,空气中飘散着泥土的芬芳,第一粒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稻种子,就产出于这片试验田里。当年袁隆平和师生们在田间忙碌工作的身影和喜悦的笑声,似乎又闪现眼前,回荡耳边。

安江农校这片土地,留下了杂交水稻最初的发现、灵感和汗水,见证了袁隆平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在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的奋斗足迹。

(试验田边,“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几个字格外醒目)

在老校门外左边,有30多亩试验田,油菜花开得极其灿烂。田垄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几个字格外醒目。

年的一天,袁隆平就是在这块试验田里选种时,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穗子比普通稻穗要大许多。欣喜的袁隆平待其成熟后小心翼翼收下种子。

来年春天种下多株后,抽穗时的表现让袁隆平大失所望,但他灵感闪现并加以验证,原来那一株形态特优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袁隆平推断,一定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这个关键的母本。两年内,他冒着酷暑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

袁隆平据此写成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并在年的一期《科学通报》发表。论文首次描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病态”特征,从而开启了我国水稻杂交优势利用技术研发的序幕。

(教学楼边的试验田,袁隆平成功育成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年,在经过9年的艰苦努力后,袁隆平成功育成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一粒改变世界的种子”在此诞生。年起,杂交水稻得以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高产、更高产,是袁隆平永恒的追求。数十年来,袁隆平带领科研团队不断创新攻关,杂交水稻育种从三系法发展到两系法,再推进到第三代杂交水稻,一次次不断创造高产纪录。

杂交稻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是巨大的,它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左右,如今,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万人。

而这,源于袁隆平一辈子对杂交水稻研究的执着,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守护,对“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初心的坚守。

(曾经恢宏的教学楼,已经辟为“杂交水稻发源地纪念馆”)

如今,这片中国杂交水稻的发祥地,已被正式定名为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农校纪念园,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经恢宏的教学楼,已经辟为“杂交水稻发源地纪念馆”,凡与培育杂交水稻有关的物质的、非物质的遗存,都已经成为珍贵的国家记忆。

看着陈列室里一幅幅历史图片、一张张文献资料,我不禁感叹,袁隆平的精神已成为这里的一种文化符号,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创造力。

因为工作关系,我曾和袁隆平院士打过3次交道。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年12月25日,时任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许智宏一行,专程拜访袁隆平。会见现场,一位从事植物生理学的博士听说年近八旬的袁院士还坚持下田,好奇地问袁老师累不累。

袁隆平哈哈一笑说:“累肯定是累的,但是一到了超级稻的田里面,我就兴奋起来,就不累了。不亲自下田是不行的,不能隔靴搔痒啊!必须要到现场亲自看。我培养研究生,因为是搞水稻的,第一个要求你要下田,不下田,我就不培养。电脑很重要,但是电脑里面长不出水稻;书本知识也很重要,书本里面长不出水稻。你必须到田里面,才能种出水稻。”

(学校教研楼,袁隆平曾在此备课、批改作业。)

(古朴别致的楼道,透着历史的沧桑)

当时在现场听到这番话,我很有感触。这次来到安江农校,纪念园的负责同志讲述起袁老师年轻的时候“爱鼓捣”的故事,我的感受更为强烈。

年,袁隆平在教学之余成立了科研小组。他们把西红柿嫁接到马铃薯上,把西瓜嫁接到南瓜上,当年结了不少奇特怪异的瓜,还嫁接了良种红薯,最大的一颗重达17斤。

可是第二年,袁隆平按照当时苏联权威理论主导的无性繁殖学说的定义,把这些奇花异果的种子种下后,却发现再也结不出原来的果实。这让袁隆平对无性杂交的“一贯正确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从而转头研究孟德尔等西方专家的杂交育种前沿学科,这对之后袁隆平走上杂交水稻研究之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春分时节,试验田里油菜花灿烂)

袁隆平认为,知识要在观察和实践中获得,而不是仅仅从书本上获得。不论是在安江农校教书的日子,还是后来带领科研团队,他始终如一在求新求变的创新路上忙碌着、创造着。科学研究对于他来说,从来不是一种枯燥的学问,一种食之无味的责任,而是一片美丽的天空。

袁隆平一生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是在可贵的求实和创新精神指引下,袁隆平的这两个梦想,正随着超级杂交稻产量不断突破新高逐渐成为现实。

(安江农校大礼堂)

目前,杂交水稻已经推广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外种植面积达万公顷,不仅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就在本文成稿之时,5月6日从海南三亚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传来喜讯,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公斤攻关示范项目迎来早稻测产,袁隆平生前发起的高产攻关又迎丰收,经过测产专家组计算,早稻平均亩产公斤!

“根据袁隆平院士生前的设想,早稻达到公斤、晚稻公斤就能实现目标。”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说,早稻实现了较高产量,晚稻种植继续加强管理,很有希望实现攻关目标。

安江农校是袁隆平梦开始的地方,由袁隆平写就的杂交水稻故事,已被一笔一画镌刻在历史坐标上。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仿佛看到,在另一个天国,袁老正带着我们熟悉的微笑,满足地注视着大地上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

(教研楼的楼道,古色古香,楼道两边书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当年的教学楼,是安江镇最雄伟的建筑之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教工宿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