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小康守住粮仓守来钱仓
2023/6/10 来源:不详8月10日,醴陵市白兔潭镇汆溪村高效生态农业基地。彭雪飞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李文峰通讯员廖建翔邓立平
汆溪村位于醴陵市白兔潭镇东北角,东北与浏阳大瑶镇毗邻,东南与江西萍乡上栗接壤,全村户人,农田亩,山岭亩。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8万元。该村是我国第一个亩产过吨粮的行政村,先后获“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湖南省文明村镇”“湖南省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殊荣。
8月5日,记者来到汆溪村。村口耸立着一座塔式牌楼,挂着一副对联:“众志成城谋大业天地添异彩齐心合力建新村山水换新颜”。
“谋大业”“建新村”,迈上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汆溪村从全国粮食生产“排头兵”到全国乡村治理“模范生”,“小村大治”手笔不凡。
宜居宜业“生态圈”
穿过牌楼,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伸进碧绿田畴,大道两旁徽派湘东民居“白墙青瓦三字垛”,远山如黛,天幕湛蓝……一座风光无限好的“东方大院”!
“从我们爵五山组那边走吧,可以看到全村风貌。”正欲跨进“大院”,记者被一位村民叫住,他左手臂上“文明劝导”红袖章很是耀眼。
“文明劝导员”邓元勋,今年58岁,平时尽义务纠正不文明行为,包括乱丢垃圾、不讲礼貌等。近年来外地游客多了,他就热心当起了“导游”。
“进村大道不止一条,这条商贸街两头也有通道,都是‘横着走’——东西向的路。”邓元勋提醒道,该村路网“三横四纵”,联组到户,总长11余公里。主干道边栀子花带,混搭罗汉松和红叶石楠,装上了太阳能路灯。
商贸街不长,约米,是过境老国道,南承白兔潭镇区延续而来。两厢徽派建筑三层标高,富强电器、百得橱柜、汆溪花炮等门店,一个赛着一个开,似乎争着一口气要开出街。
“爷爷!”“宝贝!”邓元勋应声抱着在富强电器门店前玩耍的小女孩,亲了亲,说:“这是我儿子开的店。”随即便引着记者来到街北头他开的“汆溪饲料店”。
外观大招牌,显然是店,其实也是家。三层平顶洋房,一楼一进做生意,二进是客厅,三进是厨卫,再进是后院,喂了几头猪。
“猪粪污水经过无公害化处理达标排放,居民生活污水采用三级过滤净化处理,进入雨污分流管网收集。”邓元勋说,村里先后列为省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引入深港环保污水工艺,整治人居环境,村民过上了清洁美好生活。
走过邓元勋家门口人行道,上北村道,视野豁然开阔,汆溪美景尽收眼底。
极目澄潭江畔白兔潭镇新区,32层双子星座商贸大厦高耸河谷,堪称“醴陵市第一高楼”。都市的风情融入田园意趣,让人犹如置身“城市花园”。
“我们推动新型乡村融入新型城镇发展,把汆溪建成集镇文化娱乐商贸休闲功能区。”汆溪村党总支书记张申年告诉记者,目前,3.2公里的沿江大堤已经完成土方工程,初步实现全村路网闭环。
随着路网闭环,汆溪村形成“环内强农、环外兴工、环廊活商、环域旅游”新发展生态圈。
环环相扣,已发展花炮公司、生态农庄等10多家合资企业,带动机械加工、印刷包装等近家小微企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还吸引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数百人前来务工,成为醴陵市劳务输入第一村。
共治共享“大粮仓”
来到北村道边田园综合水产养殖基地,站在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竣工丰碑前,张申年表示,国家农业农村政策越来越好,村干部为村民当好家,村民当好新型农民,就是对国家最好的报效。
张申年介绍,这个水产养殖基地约50亩,大小鱼塘11口。原是边角废弃之地,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后,适合养鱼。换作他人承包只是养鱼,自己包了打造“小溪湖”,示范建设生态鱼塘,提供垂钓、休闲、美食等田园乐趣。
现在,“小溪湖”被游客叫响了“小西湖”美称。环湖步道垂柳依依,楼台亭榭相映成趣……游客摇起小游船,划进荷花池,采菱抓鱼,一品“汆溪”美味。
“汆溪”之“汆”,实指一种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入沸水里稍微一煮,如“汆羊肉”。“汆溪”之名,得益于当地“春来早、冬来迟”气候,自有春江花月“溪”,“汆”出一方“黑土地”,成就名扬天下的“高产粮仓”。
如今,珍贵的“黑土地”改作油葵,多达余亩,已到盛花期,成了游客打卡热点。
张申年介绍,年,村里推广油葵、油菜、水稻轮作,大面积试种油葵,改善土壤,净化水源,逐步将农业污染降到最低,并以油葵果实榨油促进村民增收,带动乡村旅游。
村委会推进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新土改”,成立水稻、油葵、花木、蔬菜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相关公司。全村亩农田统一流转,村民自愿以土地入股分红,成为新型农民。
“公司化运作好,有资质拿下了江西莲花园林绿化千万元大单。”村民杨光海说,他的蓝海合作社苗木基地拓展到外村,培育本土景烈白兰等名贵花木30多个品种,通过盛景公司销往上海等大城市。
今年3月,村民会议表决,“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控制农业源污染”等,雷打不动写进了一年修订一次的《村规民约》,强化自我约束,珍惜“黑土地”,打造现代农业“永久粮仓”。
“生态环境好,小康成色足,我都舍不得嫁出汆溪。”该村在河洲花炮出口厂上班的俏媳妇张海燕,江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曾在深圳从事外贸工作,两年后返乡就业。她将新居安在城乡融合界边的铂金徽派联排别墅壹号,一副“鱼和熊掌兼得”的模样。
“是农非农”小康成色
李文峰
乡村成色看“粮仓”,小康成色看“钱仓”。
汆溪村“以农为本”奔小康,同时“环内强农、环外兴工、环廊活商、环域旅游”,既稳住了农业根本,又改变了农村面貌,让村民生产生活拥有更广阔的新天地。
为了保护“粮仓”不被抛荒,不被侵占,不受污染,该村决不触碰耕地和环境红线,“小村大治”,呵护乡村绿洲,维护城市花园,开放工商贸游,迎来“是农非农”“亦城亦乡”的高质量全面小康。
守住“粮仓”,守望“钱仓”。汆溪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政策指引,用制度管理,用创新驱动,让村民成为奋斗的主体,在村办企业占股40%,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