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盆景,不能犯的4个轻与重错误,轻则伤财
2023/1/28 来源:不详盆景在培育过程中,爱好者往往都是受到思维方式、心理作用和社会主流的影响,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做盆景的能力,不顾养护条件允许、无视操作模式等实际情况,盲目跟风,存在一些偏好、偏差。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整理了一下在盆景制作过程中的得与失。目的就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认知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贪大求洋。既是与大家共勉,更多的是自我总结、诫勉,以期引起共鸣。
这样的映山红老桩令人羡慕,图11、重名轻土。所谓重名轻土就是说重视市场上流行的盆景素材,对本地生长的若干盆景素材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如大家都推崇的罗汉松、五针松、矮化华山松、真柏、青冈栎、山毛榉,而对雀梅、榕树、黄荆、酸枣、胡颓子、覆盆子、枸杞、枸骨、火棘、黑醋栗等乡土树种不以为然。凡具有重名轻土的盆友多是重外轻内,即也是重视外地素材,轻视本地树种,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样的看法,俗称"灯下黑"。重视素材名气,这是好事情。名气大自有它的道理,美观大方,树形清秀俊朗,再加上精致扎实的造型,的确脱俗而出。但是名气小的素材多是乡土树种,这样的素材好养耐活。从气候类型、水土适应、耐修剪程度较高这几个方面来看,对初学者是最好的练手素材。首先是价格便宜,入手轻松;其次是攀扎时素材耐受力强、耐修剪能力强;第三是初学阶段要练手,掌握不好轻重缓急的分寸,失手也不会造成大的损失。但是做盆景失手不一定不是好事,这是认识素材习性的好机会。
都喜欢名气大的素材,图22、重绿轻型。所谓重绿轻型就是重视素材的常绿,忽视同一盆景素材的造型转换。一个优质高档盆景,必是有四季不同的观赏形态。如红枫盆景的春花夏叶秋果冬型,黑松、赤松、油松、朴树的脱衣换锦,都是四季能够转换不同形态,给人们提供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当然不是所有的盆景素材都需要这么做,上述素材也不是在普通条件下就能做成。还是要分清素材习性、种类、操作时间,每隔2-3年来一次摘叶控针,以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操作技能。
更重视常绿树种,图33、重大轻小。初入门的盆景爱好者,总是为自己得到了老桩、大型桩而非常兴奋,或者投入资金四处寻觅奇特的桩材。这些做法需要精力、财力支撑,普通盆友不必崇拜、模仿这样的方式,万万不能跟风而上。如南方的许多盆景公司都有自己的育桩基地,有现代化的育桩自动设备,最好的人才,能提供最好的土壤、水肥、光照、温度、湿度,还有世界上最好的药物。所有程序都是一条龙服务,包括到四川、湖南、贵州收集老桩,都有自己的渠道。这些东西,居家养植盆景的爱好者都没有,千方百计搜集的老桩能不能生根就是一大难关,更何况养坯。所以说喜欢盆景,不要贪大求洋。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计划逐步推进,从小处入手,做小微盆景,积累经验,厚积薄发。适当时机再入手大型老桩更好,否则就是伤财失去信心。
老黄杨更值钱,图44、重扎轻剪。凡是有这个特点的盆友们,多是这两个类型。一是担心剪坏了无法弥补,因其树势衰弱,进而导致枯桩;二是不了解素材习性和修剪原则,不会剪、不敢剪。因此在盆景造型时,突出表现为:截桩太高,越长越舍不得截干,因为有大量的枝条已经攀扎成型。双干、斜干、曲干、丛林都不像,就是一旺长的盆栽;使用大量攀扎手法,整个盆景各类枝条密集,没有层次,没有体现主干的骨感、沧桑感,偶有几个拉根露点峥嵘岁月;再就是不敢使用拿弯,只有几个高桩头杵在盆里,如同虎皮兰一样。上述内容都是修剪的主要部分。建议此类盆友从盆景"三剪三不剪"开始,慢慢了解素材各类枝条和枝托定位,分清各类逆枝、平行枝、轮生枝、内生枝、牺牲枝等枝条,再使用摘心、打顶,做到熟能生巧,就能轻松自如的掌握造型技巧。
都喜欢大老桩,图5总结:本文内容主要是面向普通盆友,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的80后。因为这个群体已经是当今社会的中坚力量,如政界、商界有许多人都是功成名就,也有很多人是事业、生活小有成就。记得上世纪90年代,很多砖家们都愁白了头发,依靠80后的孩子,这个国家怎么能前进?意思是说80后承受力差,现在看来真是杞人忧天。闲暇之余做几个盆景就是调节工作节奏的好办法,还能给家人带来快乐。
重攀扎轻修剪,图6本文观点,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共同分享。如您喜欢请不要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