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邻夜话念好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经
2023/5/2 来源:不详央广网安源8月28日消息(记者邓玉玲通讯员王春燕)“由于连续暴雨,青福公路山体滑坡导致道路受阻,现在急需志愿者参与清理路障......”防汛期间安源区青山镇高枧村工作群征集志愿者的消息发出后,不到半小时,青福公路上便自发集合了20余名党员群众清理道路沙石、泥土。
一声号令,村民志愿者争相报名,迅速集结并完成抢险任务。“这是我们长期坚持用法治思维引领乡村治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优势的结果。”高枧村村支书高喜欢自豪地说。
充盈着生命力的基层治理,洋溢着人情味的邻里文化,这就是青山镇高枧村留给人们的最新印象。3年前,“友邻夜话”制度在这里起步,经过三年的打磨,高枧村探索形成了以“议事、调解、文化、致富”为核心内容的“友邻”体系,走出了一条共商共信、共享共建的治村理事新路子。
村民在茶社门口聊天议事(央广网发通讯员供图)
村组建设:百姓的事自己商议
在高枧村有这样一间房子,当地村民称每天不来报个道就睡不着。它是一间茶室,是村民活动中心,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是一个乡邻互敬互爱的平台,而村组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从这“友邻茶社”开始的。
“小井坳的道路太窄、路烂,近年来村民买车的越来越多,经常会车要倒车好久,造成了出行不便,我们提议组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扩建本组的道路......”修路的事情在友邻茶社进行热烈讨论。经过一次次协商,党员谢建辉带头捐款,不到三天共募集修路款12万余元。在集资捐款中村民刘庚圣靠卖菜经营为生,生活并不是很宽裕,然而集资中他却捐出一万元。
村民们集资自发修路的事情得到镇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实地调研,争取到了年全区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项目的落成工程监督、村民建议、拆三房等事情成了“友邻夜话”的讨论主题。村支书高喜欢认真记录着村民们保留村庄文化、打通围墙、建设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书法课堂等提议,“友邻夜话”上,一个个项目井然有序地推进,高枧村纵身一跃从全区落后村到全区美丽村庄示范点,并获得嘉奖。
孩子们在友邻茶社门口下棋(央广网发通讯员供图)
以茶会友:矛盾的事喝茶调解
“来客人了”每次有群众来到茶社,茶社志愿者刘新文总是会热情的招待大家坐下喝茶。茶室里大伙儿研究茶道,谈笑风生,切磋棋艺,热闹之中既接地气,又拉进了村民的感情,因此茶社也成了矛盾调解的平台。
高枧村小井坳刘某和赖某10年前因为生活纠纷发生口角,数年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两户邻舍硬是没讲过一句话,每次碰见了绕着走都来不及,之间隔阂愈发的深了。随着友邻茶社功能设施的逐渐完善,多样的功能室吸引了周边儿童前来玩耍读书,刘某和赖某的孙子孙女也不例外,志愿者朱迪如和刘新文一行人见状便通过两家一起玩耍的孩子为契机,分头上户进行调解,邀请到茶社喝茶,在喝茶畅聊之间,两家人之间8年的矛盾误会终于解开,如今每当友邻茶社聚餐煮饭时,刘某和赖某还坐在一起把酒言欢。
通过“友邻夜话”友邻文化也深深影响着全村的村民,疫情期间,道路全封闭管理,看到村民们买菜出行都不方便,高枧村70岁的老党员赖成芳便跟村党组织提议将自己种植的蔬菜放在村委会门口,在他的带动下15名村民将自家的蔬菜送到了村委会,并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友邻共享菜摊,需要自取,拿了蔬菜的村民也会放一些鸡蛋、腊菜分享给有需要的村民。
朱迪如为合作社成员讲解盆栽造型技巧(央广网发通讯员供图)
乡村书法: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写福字、送春联、迎新年啦......”每到新春佳节前夕,高枧村友邻书法课堂内便热闹非凡,该村书法班的成员每年都会为全村户村民写春联、送祝福。
友邻茶社创办后,在周边一带逐渐有了名气,镇党委便将茶社打造成了友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配备了书法室、儿童娱乐室、理论书柜等基础设施。“千年书法,国家瑰宝。我们的初衷就是让更多村民和孩子领会国学精神,传承传统艺术。”志愿者刘庚伟跟我们讲述了开设书法班的初衷。为让更多村民学习书法爱上书法,免费的书法培训班在每天晚上七点准时开课,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争相学习书法,上到50多岁的家庭妇女下到5岁的小孩都是书法班的学员,目前已有学员20余人。一到春节、国庆节等书法班便给全村写春联、送祝福,已经连续3年送出对联和福字余幅。
目前,高枧友邻书法班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寒暑假开设白天班,以老学员带领新学员、骨干老师重点指导等方式解决授课老师少的难题,计划在全村普及书法,让书法文化引领群众新时代新风尚。
疫情期间村民自发搭建友邻共享菜摊(央广网发通讯员供图)
盆栽竞技:盆景新村致富腾飞
“这个罗汉松要从这边造型,紫薇花也能做成盆栽,我们盆栽合作社欢迎有兴趣的乡邻参与进来。”在友邻茶社旁边,致富带头人朱迪如将自家的围墙拆掉,建起了盆栽交流区,定期给村民讲授盆栽造型、交流技巧。
这个原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村庄,正因那一盆盆小盆景凝聚起“大”人气,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说起村里盆景事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友邻盆景种养合作社负责人朱迪如言语间透出几分自豪:“高枧村临山,历来有养花种草、侍弄盆景的传统,几乎家家户户庭前院后都会养几盆花草。去年合作社成立后,有30余户村民入会,盆景种植基地发展到余亩。基地现有盆栽余盆,主打品种金弹子就有余盆,今年产值已达余万元。这样的规模在江西湖南一带都屈指可数。”
“我白天在市里的工厂上班,晚上和休息的时间就在自家院子里兼职做盆栽,一年也能有一万多的收入。”说起盆栽,村民赖春芳喜上眉梢。这两年高枧村的盆景种植发展迅速,在萍乡已小有名气,不少顾客直接开车来村里参观、购买,美丽庭院真的撬动了“美丽经济”。
友邻更有情,“友邻夜话”从深化自治,强化法治,实化德治多元发展,不断发掘全村善治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创新成果,让“友邻文化”成为高枧乡村文明新风的治理“法宝”。